征文

科技的盛会 退休二支部 夏晓根

  

离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已经不到三个月了。本次世博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世博盛会,有190多个国家和50多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加。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实,从功利的角度看,“让生活更美好”从来是人类奋斗的主题,就是通过人类的共同奋斗,不断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提升精神、社会和文化生活水平。历届的世博会,从办展理念、内容演绎、展品陈列、区域影响、文明进程等方面,不管它是以科技、经济、贸易、社会、还是人文为其主要展示内容,都是围绕着这样的一个主题。

要让生活更美好,就必须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要做到这些,人类必须认识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不断产生出科学发现,根据这些科学发现而创造出来的技术成果为人类服务,才能使生活越来越美好。这就是所谓的科技创新道路。

世博会从来都是展示时代科技最新成就的重要舞台。自诞生之日起,科技创新就一直是历届世博会永恒的主题,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创意在世博会上的集中展示、应用和示范、对推动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促进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世博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精彩的近代人类文明和科技创新的演绎史。历史上无数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发明创造,最早都出现在世博会。

英国工业革命是人类为“使生活更美好”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到19世纪中叶,为炫耀其强大国力,展示一百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英国决定在1851年举办伦敦万国工业大博览会——该博览会后来被视作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会上展出了蒸汽机。1853年纽约世博会展出的电梯令观众惊讶不已;1855年的巴黎世博会,首次展出了混凝土、铝制品和橡胶;1873年的维也纳世博会,展出了电动马达等;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展出了电话和留声机,人们为了聆听留声机传出的音响,需要排长达两三个小时的队;189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电的发明和应用让人大开眼界;1939年,美国旧金山世博会上的电视机、录音机、尼龙、塑料制品…… 一批对未来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新科技,通过世博会平台传播开去,几乎是个惯例。今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也将有许许多多最新科技成果和产品会在会上展示,如“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TD-LTE”将在世博园区内进行网络覆盖,并实现TD-LTE业务演示,这也是全球首个TD-LTE演示网,未来馆将展示当今人类在城市交通、能源、绿色农业等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成果,体现今日前瞻性技术用于未来城市生活的可能性。

除了展示成果,科技成果同样对历届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种作用在这次上海世博会上同样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世博会的主题馆和中国馆安装并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总装机容量达到4.5兆瓦,这是目前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系统。首批34 台3MW风力发电机组正在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进行安装、调试,并将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全部实现 并网发电,为世博会提供绿色清洁能源。

在世博会15公顷城市最佳实践区、“一轴四馆”的景观照明全部采用LED,整个园区中的80%以上夜景照明采用LED,世博园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LED集中示范区。这次上海世博会,可以说是继去年北京奥运会以后的又一场LED照明秀。

地源热泵技术、江水源热泵技术,是当前较先进的供暖制冷技术,采集浅层地热能——在地壳浅层水体和岩土中贮存的大量清洁可再生能源——极大地降低了能耗。不仅是清洁采暖热源,还比燃料直接燃烧要节能20%以上。

一种微型投影仪,像一款手机,按一个键,一个普通书本大小的画面顿时清晰的投射出来。

世博会的建筑采取了诸多新技术,如世博中心除采用了光伏发电,还有自然采光、冰蓄冷、雨水利用、杂用水收集、绿色建材等大量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

上海世博会门票采用了优化的FRID新型门票系统,所有门票都将植入一枚集成电路芯片,通过非接触式的射频技术,参观者可快速入园,人均通过入口闸机时间不超过20秒。还能实现客流统计、安全管理等功能,同时保证了门票无法修改、无法仿造。RFID读取距离最大为25米,车辆即使以每小时180公里行驶,RFID也能读出相关内容。如果车辆在世博园区有违章信息,芯片还会记录下来并列入黑名单,不允许再次进入园区。

这次世博会还将采用RFID实现智能导览以及人员轨迹追踪功能。游客在展区入口处领取RFID导览仪,每到一处节点,导览仪将会自动感应播放对应的导览词,在出口处,可以查询人员的参观轨迹,包括在各个参观地点的停留时间。

世博会期间,在世博园区及周边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超级电容汽车等各类新能源汽车共计1080辆的大规模示范运行。

为实现世博园区生态和谐和资源综合利用,将通过生态技术、环保技术、水处理技术、资源回用技术等的综合应用,使园区内雨、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雨、污水综合利用率达到30%以上;工程废弃物和垃圾100%回收利用,资源化利用达到50%以上。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突破,国家实行了“世博科技专项行动”,真正实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科技让世博更精彩”。

我们在成功举办奥运会、伟大的祖国六十周年庆典以后,又迎来了上海世博会。所有这些,都将产生巨大的全球影响。160年前,中国人带着惊叹参加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届世博会,称其为“赛奇会、炫奇会,包罗万象、奇妙瑰丽,令人大开眼界,大饱眼福”,而如今,这样的博览会即将在中华大地上举办。同意由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举办这一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博会,本身就体现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等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的象征、和平崛起的标志。

当然,世界博览会又是人类的聚会,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一处,一方面展示各自的科技成果、技艺与产品,夸耀各自的故乡和祖国;同时又带回了最新科技信息,了解科技对人类自己未来的生活的巨大影响。

科技是世博会永恒的魅力源泉,纵观世博会一百五十多年历史,每一届成功的世博会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和支撑。科学技术的成就也是每一届世博会上令人难忘的亮点。作为一个长期在科技战线上工作的退休人员,我较为关注科技对世博会的影响。趁此所里展开征文之际写下这些话。我为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上海市民而自豪,更为曾经是一位科技老兵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