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有感世博 党政办 刘晓静

  

众所周知,世博会,是国际性的博览会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World Expo)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

世界展览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一般市民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

自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以来,已有40次世博会相继在世界各国举办,每一次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无不显示出科技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世界各国无不以此为契机展示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它体现了人类的进步与用科技实现人类的无限遐想的可能。这是人类的骄傲。

1999年12月,在国际展览局第126次全体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宣布申办2010年世博会。2000年3月17日,中国政府成立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委员会,时任国务委员吴仪担任主任委员。2001年5月,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请函。2002年1月30日,中国政府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报告。2002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并作申办陈述。同年12月3日,经国际展览局大会投票表决,中国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实现世博史上无发展中国家成为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举办国的历史性突破。

历史在这一瞬间定格,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上海,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在夜空的星海中显得更加熠熠闪亮。如果说申办世博牵动着亿万华夏儿女的心,然而成功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足以振奋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精神,与北京成功申奥一样,它再一次点燃了中国人的热情。中国人民将在世博会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此次世博会给上海传递城市形象一个强大的“扩音器”, 上海世博会助推上海在世界的文化认同,世博会的本质是一种旅游事件,是古代集市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已经由产品的交换转化成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塑造和宣扬,从根本上讲是通过文化的交流、传递,实现本民族、区域的文化在更大范围的认同。在世博会选址所在的黄浦江两岸区域中,浓缩了上海近现代的城市发展轨迹:19世纪以前的老城厢、20世纪早期形成的外滩、20世纪后期形成的陆家嘴CBD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北外滩国际航运中心正是全力展示上海近现代以来所有的文明成果的主力平台。面对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后,城市的发展和更新就具有了城市硬件设施建设以外的软的因素,这是对城市发展更适合人的居住提出的高层次的要求——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广来提升城市竞争力以谋求更高的竞争能力。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正是切合了当前上海城市发展的热点与重点,不仅涉及到上海历史的沉淀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开发,更涉及到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在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中的形象,又是对上海综合实力中软实力的充分表达和拓展。

更加有幸的是,我工作在这座城市——上海,在感受她的魅力同时自豪感油然而生,看着这座美丽城市的日新月异,城市整洁有序,人们自觉规范着自己的言行,我看到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奋斗、拼搏。

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憧憬又让我们倍感振奋,脸上的满足与期待则宣示着我们的决心:一定要用饱满的工作热情、骄人的工作成绩为世博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