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生活与能源 三室电池组 颜剑

  

“生活”狭义上是指人于生存期间为了维生和繁衍所必需从事的不可或缺的生计活动,简单来说就是指人的日常吃、住、用、行。当然,广义上的“生活”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但是不可否认,所有这些人类活动一刻也离不开能源的支持。换句话说,能源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于是,有的朋友会问:“那究竟什么是能源呢?”所谓的能源,指的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能量源泉的物质资源,如我们平常生活中用到的电、水、液化石油气、煤、太阳能、风能、沼气、蒸汽等都属于能源的范畴。

根据能源的生成方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天然能源(又称一次能源)和人工能源(又称二次能源)两大类。天然能源指自然界中以天然形式存在且没有经过人工加工或转换的能量资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人工能源指由天然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成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量资源,如激光能、汽油能、蒸汽能、电力能等。历史上,人类对能源利用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将促进生产力的飞跃发展,进而导致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例如,18世纪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开创了在天然能源消费结构上由煤炭能取代木柴能的时代,由此我们便可以享受《80天环绕地球》;19世纪爱迪生电灯的发明开创了在人工能源消费结构上由蒸汽能取代电力能的时代,由此我们便可以观看《霓虹灯下的哨兵》。此外,我们根据能源在短时间内的可再生程度,又可以将其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前者指在短时间内可以连续再生并可重复利用的能源,如水能和太阳能;而后者则指在短时间内不可以连续再生和重复利用的能源,如石油和煤炭。对于不可再生能源,人们通常关心这些能源究竟还能开采多少年。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不超过95年的时间。但是,无论我们使用的能源是否可再生,都应当节约使用,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一种社会公德。试想某一天如果再没有能源可以使用,我们吃的食物将不再可口,我们住的房子将不再明亮,我们用的手机将不再连通,我们行的车子将不再转动,而整个世界也将变成死寂一般。所以,请您珍惜使用身边的每一份能源!

在当今社会,能源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拨打手中的诺基亚手机与朋友通话联系,我们需要借助手机电池中储存的化学能;乘坐地铁二号线去浦东陆家嘴攀登明珠塔,我们需要借助电力公司提供的电力能;徜徉中山公园的绿色草坪放飞漂亮的风筝,我们需要借助大自然提供的风能……,所有这一切,我们都需要借助某种形式的能源才得以实现。从大的方面来讲,能源已成为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从小的方面来讲,能源已成为个人生活质量提高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有效利用已有能源(节能),并积极开发和研究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寻能)就应当成为我们生活的共识。节能的中心思想是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措施来更加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我们从能源开发到终端利用,更好地进行科学管理和技术改造以达到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费。寻能的终极目标则是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开之不难的无污染能源,这就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从理论和实践中找到突破口。

总之,自然界中所有生生不息的生命都得靠能源维系着。太阳照射大地万物使之保持生存温度、照射植物使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进而滋养生物。风吹动帆船载运货物、推动风车可以发电获取水灌溉,燃烧天然气可以烹调或取暖,而燃烧汽油可以使汽车开动……,我们的生活因能源的使用而多采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