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科技世博照进美好未来 三室 朱靖康

  

继2008北京奥运之后,2010年的上海即将迎来有着“经济、文化和科技奥林匹克”的世界博览会。世博会有句名言,即“一切始于世博会”,白炽灯、蒸汽机、橡胶、电视、电话等等这些新技术和发明皆首次亮相于世博会,通过展示,为人所知并广泛应用,进而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2010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主办的注册类世博会,相信本届世博会也将为上海带来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带动全球早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

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众所周知,社会的城市化伴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同时,工业发展造成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使人类的城市生活面临日趋严峻的考验。对此,上海市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主张。具体到世博会,则是将节能减排、生态、环保、低碳等作为主办世博会的核心理念。其中,世博园内的“一轴四馆”(即世博轴、世博中心、主题馆、中国馆和演艺中心)堪称这一理念实践的典范。这些场馆充分利用太阳能、冰蓄冷、江水源热泵等节能技术实现了低能耗、低污染的展示功能。举例来说,绵延一公里的世博轴,向上从40米高空采集阳光,向下800米长的蓄水池储存约7000吨水量,同时,利用自然风引入新鲜空气,降低了园区内采光、生活用水以及空调运行的费用,被人形象地称为“低碳环保走廊”。国外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伦敦的“零碳馆”,其原型是位于伦敦南部的“贝丁顿零能源发展生态村”。“零碳馆”建筑顶部的“风帽”能够利用温压和风压将新鲜空气送入建筑内部,并将室内空气排出;馆内所需的电能和热能则来源于餐厅有机废弃物的降解;墙面附着的荧光涂料,白天储存太阳能,夜间释放荧光,从而减少了照明能耗。此外,值得称道的还包括德国馆网状、透气的环保墙布、西班牙馆防湿、防火的藤条材料等等。“沪上·生态家”是唯一代表上海参展的最佳实践区实物案例。阳光透过中庭屋顶的透明玻璃天窗,可减少屋内的照明用电;屋顶花园设有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装置;卫生间则利用收集的雨水和污水冲洗。该案例集中了天然采光和LED照明、自然通风、浅层地热以及垃圾处理等众多先进技术,比同类建筑节能近75%。世博会期间,服务世博的新能源汽车将超过1000辆,其中,200辆燃料电池车,300辆纯电动和超级电容车,它们将在园区内服务,真正实现零碳排放;其余500辆包括混合动力车的低碳排放车在园区周边服务。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将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除在能源和环境两大领域,2010上海世博会还将在建设、运营、安全等众多领域展示科技生活的永恒魅力。

尽管世博会为我们展现出“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生动画面,然而,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并非一蹴而就,我国的科技工作者责无旁贷,任重而道远。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深感使命的光荣与艰巨。相信未来中国的发展将为2010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精彩、难忘”作出最完美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