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伊始,区域中心管委会委员/上海微系统所赵建龙研究员致欢迎辞,代表管委会对大家一年多来的辛勤工作及对科研支撑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感谢,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能够进一步加强各成员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聚力推动仪器开放共享、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撑队伍建设。
本次会议对2022年度中心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号召向优秀代表学习。
会议特别邀请了上海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的张文娟主任做了《科技部共享评价系统经验共享》的专题报告,现场分享了分子细胞卓越创新中心在大型科研仪器资源共享与高效利用上的经验,并对考核标准及申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要点做了详细介绍。
在随后的交流报告环节,来自区域中心各成员单位的参会代表分享了在各自领域凝练的经验和成果,参会人员畅所欲言、深入交流、收获满满。会议进一步加强了上海材料与制造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协作与相互促进,希望更加有效推动科研支撑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升支撑队伍技术服务能力。
2022年12月9日,上海材料与制造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北京信息电子技术大型仪器区域中心联合举办了科研“重器”应用与技术交流会。区域中心相关15个研究所,70多名技术人员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会议邀请TESCAN、卡尔蔡司、日本电子与安徽创谱四家设备厂商做了应用技术报告。报告着眼于设备的新技术,新领域,新工艺,并就如何扩大设备应用范围,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进行了探讨,以便更好支撑科研工作。
围绕支撑研究所科研产出的重大科研装备,突出各研究所在本领域的技术优势,会议邀请各单位重要装备的技术骨干做技术分享。
报告人分别介绍了各所的特色设备装置与支撑的重要工作,并分享了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工艺难点与解决方法,为与会技术支撑人员打开了新的思路与方向,提升了技术支撑能力。
上海微系统所赵建龙研究员、北京半导体所杨富华研究员对本次交流会表示了认可:区域中心是中科院技术支撑体系的重要交流平台,是技术人员交流合作的纽带,技术人员是科研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仪器设备又是科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双方区域中心能多开展技术交流活动,更好的为科研工作提供支撑。
2019年8月19日,伊比利亚国际纳米技术实验室(INL)总干事Lars Montelius教授一行四人来我所访问,我所赵建龙副所长、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的科研骨干等参加交流。
INL是欧洲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专门研究微纳科学与技术的国际研究组织,由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国家共同成立的政府间组织,与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并列成为欧洲三大国际科研机构,研究领域包括纳米电子学、生命科学、量子材料与科学技术、微纳操控技术和新能源与新材料等。
赵建龙副所长代表上海微系统所对Lars教授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所的发展历史、科研方向、“三位一体”创新模式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情况。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介绍了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以及科研平台建设情况。Lars教授介绍了INL发展规划、科学研究以及全球合作情况等,双方并就相关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研讨。2019年6月赵建龙副所长带队对INL进行访问,为双方开展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次Lars教授访问我所进一步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双方将在科研平台建设,人才联合培养,合作研究等方面开展实质性战略性合作。
Lars教授一行还参观了我所展厅、信息功能材料及微结构表征平台和超导材料与器件平台。
2019年10月8日,应赵建龙副所长邀请来自于丹麦科技大学、丹麦微纳米加工中心的首席工程师史佩雄先生、系统与质量控制专家Th?ger Eskildsen博士、工艺专家Berit Herstr?m博士来我所进行技术交流活动,史教授、Th?ger Eskildsen博士与Berit Herstr?m博士介绍丹麦微纳米加工中心具有国际先进的微纳米半导体工艺加工能力和结构/微结构分析与成分分析能力,中心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高效先进的工艺线运行,工艺管理技术交流会。在交流会期间,参会人员还参观了所级中心各平台,学习和了解所级中心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技术交流会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展示和交流平台,使中心各平台的整体技术支撑水平得到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