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导专家到民科泰斗

  19907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1版,以“我国高温超导研究又获突破”为题报道说:“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员胡素辉、助理研究员罗乐率领的研究小组,用熔融结构法制成钇钡铜氧块状超导材料,并且大大提高了这种材料的临界电流,从而使我国的高温超导研究继续处于国际先进行列。”

 

  20179月,我有幸前往拜访这位我国第一代超导材料研究的领军人物——胡素辉先生,此文便是在胡先生口述基础上梳理而成。

    

  从葫芦岛工厂到上海冶金所

  胡先生1951年从武汉大学矿冶系毕业,被分配到东北重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局成了一名冶炼处的技术干部。后来响应干部下基层锻炼,又到葫芦岛四零一厂的技术科工作,一待就是五年多。胡先生的回忆就从他到厂里工作的第六年开始。

 

  1956930日是那一年研究生报考截止的日子,他在厂领导的支持下赶在最后一天报了名。最初想报考的是沈阳金属所,一是离家较近,二是因为胡先生从高中时就对物理学很有兴趣,而金属所的葛庭燧教授在物理学界很有名气,便想要随他学习。但是最终因为原本所学的专业因素选择了上海冶金所。

 

  19573月,他离开葫芦岛工厂来到上海冶金所,成为了吴自良先生招收的第一届研究生。胡先生特别提到了他在进所学习之初的补习经历。当时为了更好地跟随吴自良先生学习,他与同届的其他两位研究生每周都坚持到华师大补习统计物理和数学物理方法两门课程。又请所里俄文专业毕业的同志为他进行一周两次的辅导,因为当时需要查阅的资料有很多都是俄文,而他只短期突击过俄文,在没有系统学习的情况下阅读有困难。

 

  这段学习经历对他影响很大,正是在补习俄文过程中接触并钻研了“位错理论”——胡先生认为这对他之后的材料研究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位错理论”成了胡先生的一个专长,他也是上海第一个将“位错理论”运用至材料应用上的。1958年他还登上上海科学会堂的讲坛,做了“位错理论”相关知识的演讲。

    

  从航空结构材料到超导材料

  胡先生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那时他的导师吴自良先生被调去研究原子弹,他则留下做航空结构材料,先后研究了高强度铝合金和耐热铝钍合金等材料。

 

  胡先生觉得这些研究运用在火箭、导弹上很有意义与价值,但作为科学院这样的研究机构决不能缺少创新,要紧跟世界科技发展、赶超时代科技前沿。他向所里的计划处反映,正巧当时全国的超导研究比较热门,就被调入了所里的超导材料研究小组。谈起这段研究过程,胡先生将其概括为十六个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性能、发表文章”。

 

  当时,冶金所研究的超导材料——铌锆合金碰到了容易脆裂、无法加工的难题,研究进度停滞下来,胡先生就是在这时加入参加研究。他在之前的学习研究中积累的理论知识特别是耐热合金的性能规律为发现和解决断裂难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将x光、金相等手段运用到铌锆合金的研究中,发现所接触到的实验合金都是沿晶断裂,正常情况下只有高温环境才会出现沿晶断裂,一般室温下都是穿晶断裂。由此判断是因为晶粒界面上存在杂质才引起合金易裂并提议引入熟悉“区域熔炼”的专家对合金样品进行提纯。提纯后的铌锆合金果然成功地进行了深度加工,为我国进一步研制超导材料打开了突破口。

 

  跨过杂质难关后,胡先生又运用他的强项“位错理论”提出了提高超导材料的临界电流密度的设想。在研究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新的合金样品在1966年送至中科院物理所测定,测试结果十分可观,样品的临界电流密度在同类超导材料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胡先生还与我们分享了他出访美国的一段故事。1979年,国家派出第一个学术考察团出访美国,他被选为金属学界的两个代表之一,但当年由于时间安排等原因未能成行。次年,学术考察团成立了超导组,邀请胡先生再次出访。胡先生回忆,当时他们参观至哈佛大学,想着总要拿出些东西作发表,大家讨论选择后,他被推为代表就他对超导材料研究情况作了综合性的学术报告。当时时间紧迫,他又怕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够,便请同行的从英国留学归来的专家李林教授为他作了翻译。美国国家标准局听到这个消息,又邀请他去华盛顿再做一次专题报告,报告同时还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一个大会场作了转播。

    

  从超导专家到民科泰斗

  胡先生对于我国超导材料的研制所作出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几十年来不断地为提高超导材料性能付出努力。1991退休之后,他的兴趣回归到了物理学,将时间都花在钻研物理学基本理论问题上。在与我们的谈话中,胡先生多次提及牛顿力学与相对论,对时间、空间、物质娓娓而谈,又向我们展示了近些年他的一些藏书,从言行中流露出他对物理学的极大热情。

 

  胡先生还是“上海科学沙龙”的发起人之一。他从自己和身边同好们对科学研究的热爱,意识到广大离退休科技人员和其他民间科学爱好者中隐藏着的巨大潜力,并开始着手解决挖掘与发挥民间科研潜力的作用的问题。2000年,被选为上海市政协代表的雷啸霖院士还将胡先生的意见整理为提案“关于收集社会上各类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的建议”向上海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提交。

 

  经过多方努力,20054月“上海科学沙龙”在桂林公园的茶室成立了。之后“上海科学沙龙”的成员队伍愈发壮大,受到了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的关注,成为旗下的“非共识创新委员会”。沙龙活动也由最初的不定时变成每月一次例会,沙龙成员的成果——专著、论文、专利不断。近90岁高龄的胡先生仍然坚持参加每月的沙龙活动,向大家传授科研经验,为专著论文写评语、做推荐。“当时就是希望搞一个平台,允许各种学术思想的碰撞,只要自己认为合乎逻辑、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现在看来,胡先生建立沙龙的初衷已然实现。

 

  胡先生与我们说,一路走来,他一直铭记他父亲说的四个字——“眼高手低”,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一个人可以将自己的目标定得高、定得远,但工作一定要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因而胡先生在科研工作不断进取创新,却又为人低调、甘于奉献,如今又活跃于民间科学研究,堪称民科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