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

李爱珍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材料学家。1936年5月出生,福建石狮人。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分配到上海冶金所(现上海微系统所)。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9年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 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历任半导体材料研究室主任,信息功能材料研究室主任,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1988-2000年 863新材料领域电子材料、光子材料专题负责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访问学者、访问教授, 德国马普学会Paul-Drude固态电子学研究所访问教授。1992-2012任分子束外延国际会议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2000年程序委员会委员、2004-2008 Cho MBE奖国际评委, 2005-2010中红外光电材料和器件国际会议科学委员会委员、2010年MIOMD大会主席等多个重要系列国际会议任职。2004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工程科学奖。2007年5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李爱珍从事半导体材料研究50多年。1982年回国后创建了上海冶金研究所分子束外延半导体微结构材料和器件实验室, 1993年参予创建中国科学院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1958-1980年, 从事单晶、微米尺度III-V族异质结构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应用研究,80年代起,从事原子层尺度分子束外延生长与界面控制, 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量子结构材料、特性及其在高速电子器件和探测器中应用研究,90年代起主要从事中红外带内子带跃迁量子级联激光器和带间跃迁多量子阱激光器材料、器件及相关物理研究。

李爱珍发表论文235篇,专著篇章3章;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5项,中国科学院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8项,国家科学技术部金牛奖,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 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劳动模范, 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标兵, 被国务院侨办、全国侨联授予“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 “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8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校30周年,被授予“杰出贡献教师”荣誉称号。